欢迎访问西城区语言文字网 今天是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 农历甲辰 龙年 八月十五  北京: 晴 西南风小于3级 24℃~34℃

“亲眼目睹”何时了?


发布时间:2017/9/15 9:56:00 访问次数:4075

“亲眼目睹”何时了?
刘恒友 

  时常听人说“亲眼目睹”,总觉得有点怪怪的,“亲眼”哪能修饰“目睹”呢?上人民网报刊检索系统检索一下,竟检索出14181条含有“亲眼目睹”这一短语的“新闻”,实则更多,因为该系统能检索的最早时间是2003年6月13日,这之前必然已有之。似乎,一下子明了人们习惯于说“亲眼目睹”的缘由了。自2003年至2012年,近九年,平均起来,人们每天至少可以看到四条含有“亲眼目睹”的“新闻”,即使是那些知道“亲眼目睹”是错误的人,也会耳濡目染而被“同化”。在此仅举几例:
  (1)《人质亲人亲眼目睹惨剧》(人民网《江南时报》第十二版中国/聚焦点2004年07月10日)
  (2)他们“因亲眼目睹了人类屠杀的可怕证据而感到不寒而栗”。(《李鸿章其人其事》人民网&S226;人民论坛2003年第八期)
  (3)在亲眼目睹母亲王惠珍因不忍家暴,用铁锤砸死“继父”后,17岁女孩小丽帮助母亲清理现场、毁灭证据,并向警方作了伪证。(《目睹母亲杀“继父”女孩作伪证》《京华时报》2011年08月05日第013版)
  (4)这种场景,记者不止一次亲眼目睹。(《办好地方节,究竟谁说了算?》《江南时报》2011年08月15日第24版)
  (5)全国成千上万干部群众亲眼目睹了他的言行、聆听了他的故事、释疑了心中不解。(《这样的人最让我们敬佩》《人民日报》2011年09月11日02版)
  (6)2月22日,《生命时报》特派记者也在福建惠安亲眼目睹了真正的活熊取胆。(《“熊胆风波”谁之痛(热点聚焦)》《生命时报》2012年02月28日第02版)
  那么,“亲眼”为何不能修饰“目睹”呢?这是因为“目睹”中的“目”字本就是“亲眼”之意,再加上一个“亲眼”,就犯了语意重复的错误了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:“目睹:亲眼看到。”《汉语大词典》卷七:“目睹:亦作‘目覩’。亲眼看到。《后汉书·刘根传》:‘促召之,使太守目覩,尔乃为明。’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五》:‘先祖母曾取视之,先母时尚幼,亦在旁目睹。’巴金《〈家〉后记》:‘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,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。’”人们之所以习惯性地给“目睹”加上一个“亲眼”,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“目睹”的具体含义,以为“目睹”只是“看见”之意。
  “目睹”是从文言文中积淀下来的一个词语,原本是两个词,因涉及到文言语法知识,也就容易让人误解了。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的例证“使太守目覩”句子中,名词“目”本是“眼睛”之意,在此作状语,修饰谓语“覩”,可译为“亲眼”;“使太守目覩”亦即“让太守亲眼看到”。又如“吾乃今目睹西王母鱇然白首”(吴沃尧的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),“目睹”的词义相同。
  此外,运用“目睹”一词时,还得注意以下两点:一、“目睹”是个及物动词,必须带宾语;二、“目睹”表示动作已完成,其后需加上一个助词“了”。
  与“目睹”相类似的词语还有“耳闻”、“目见”、“目击”等,但其用法各不相同,绝不可一概而论。当然,如果知道这“耳”“目”等的用法的话,就不会犯“亲眼目睹”的错误了。
 
推荐】【字体: 】【打印】【关闭
主办: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 通讯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165号 邮编:100035 电话:010-66200806
本站总访问量: 121799 人次 | 最高峰 12311 人在线 | 当前有 44 人在线 | 本站支持IPv6访问 | 管理登录
京ICP备10045145号-1 |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391 版权所有:北京西城区语言文字网